第 120 章(1/1)

避过了午时那最烈的日头。

出来干活这么多年,这还是头一家。

翠华揭开桶盖,拿出车筐里准备好的碗,递给围过来的工人。

大伙儿接过碗,往翠华面前一伸。

翠华拿起勺子,往每个碗里添上满满的凉茶。

四周响起一片咕噜咕噜吞咽的声音。

而后便是一片满足的叹谓声。

等到大伙儿都喝完了,吴军才走过来,接过翠华递来的碗,一口气喝干了。

“媳妇儿,最近真是辛苦你了,又要忙家里又要给我们送凉茶。”

“还好吧,我不累。我就是看你瘦了,心疼。”翠华说着伸手摸摸吴军的脸。

吴军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工人们。

最近实在是太累了,回家基本上是一沾枕头就睡着,倒是冷落了媳妇儿。

但是当着大伙儿的面做这么亲热的动作,吴军还真有点脸红。

工人们倒也是懂事的,纷纷低头只看自己手上的活,一个个脸上写的都是我们没看见!

大伙儿喝好了凉茶,翠华骑着自行车回去了。

眼见着就要晌午了,她得回去做午饭了,待会儿阿军回家肯定得饿了。

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,扩建的砖窑也一天天起来了。

转眼已是月底,现在只等这一窑的砖出窑,再把三个砖窑连通,砖窑就扩建好了。

……

这段时间,地里的活儿不是很忙,儿子也放假回家了,家里多了一个帮手,很快王秀花就空闲了下来。

最近,她听村里人说,她家小军前段时间修了砖窑,现在正在扩建,直接办成砖厂了。

她听了这个好消息,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。

她家小军做大生意了,有出息了!

但是,做大生意肯定会很忙很累的,不知道,她的小军有没有照顾好自己。

她原本早就想过去看看的,倒是又怕招了小军的厌烦,只得把心里的欣喜和担忧压在心底。

矛盾的心情在心底慢慢累积,这天她实在是忍不住,去了镇里的福源饭馆寻丽丽去了。

在丽丽那儿,她总算是知道了小军家的近况。

原来村里的人说的都是真的!

只是丽丽接下来的话又让她担忧起来。

因为在小军忙着砖窑这边的时候,家里的兔子又生崽了。

翠华是又忙家里又要顾着小军,整个人瘦了一大圈。

真是听得王秀花的心里揪着疼。

知道了这些情况,王秀花是再也坐不住了,当天下午就赶了过去。

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媳妇,王秀花的眼眶霎时就湿润了。

翠华原本粉嘟嘟圆润润的脸蛋儿已经凹了下去,脸sè也有些苍白。

原本水悠悠的大眼睛,也布满了红血丝。

眼睛下也有着厚重的眼袋,黑青黑青的,一看就是睡眠不足。

王秀花颤悠悠的伸出手,摸摸翠华的脸蛋儿,“翠华,最近真是辛苦你了。你怎么不早给妈说呀?妈也能过来帮帮你呀。”

“妈,我就想着你和叔叔在家也忙,怎么好意思再来惊扰您呢。没事的,我年轻,等忙过这一阵,我缓缓就好了。”

翠华不知该如何称呼继父,想来想去,“叔叔”应该是合适的吧?

王秀花贸然听见“叔叔”,愣了一瞬,这才反应过来。

想着儿子平时的态度,她也就默认了这个称呼。

“都是自家人,哪有什么惊扰不惊扰的。以后有啥事,尽管和妈说,妈一定竭尽所能帮忙。”

“哎,知道了。妈!”

王秀花这才满意的拉着翠华的手笑了。

从那天开始,家里有了王秀花的加入,翠华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。

只是每次王秀花都会刻意避开吴军回来的时间。

吴军早上一般出门都早,她总是掐着时间,一般吴军前脚出门,她后脚就来了。

帮着翠华把小兔子们喂了nǎi,她背起背篓就出门扯草去了。

翠华则在家里给大家熬凉茶。

中午,把满背篓的草给背回来,她放下背篓就又赶紧回去了。

下午也是这样的情况,她就像躲在暗处观察着吴军出门的时间似的,每天都是如此。

翠华也一直给她做思想工作,让她留下来吃过饭再走。可是,无论翠华如何挽留,她都执意要走。

王秀花知道,儿子还没有接受自己,儿子这么忙,她不想再给儿子添堵。

第117章疙瘩

对于王秀花天天来吴家帮忙这件事,刘家人的态度也是各异。

刘福林原本就和吴军走得近,对于母亲去帮忙的事情,他是非常赞同的。

现在二哥家里忙,自己家里劳动力又多,抽一个人过去帮帮忙那是应该的。

况且,他还知道母亲一直都对二哥牵挂着放不下。

若是这样慢慢的能够缓和二哥和母亲之间的关系,那是最好不过了。

所以,他刻意的将家里大部分的活,都揽到自己身上,为母亲腾出更多的时间。

然而,刘春玲却不是这么想。

她是父亲的第一个孩子,从小到大,她都是在父母的手心里呵护大的。

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,说是掌上明珠也不为过了。

可是,从小到大,她吃过最多的苦头,栽过最多的跟头,都和吴军离不开关系。

许是对自己独一份宠爱的嫉妒,吴军对自己的捉弄,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。

时常弄得自己狼狈不堪。

最后一次,更是害得自己差点丢了性命。

那时候,她真是对吴军恨之入骨,巴不得他从世界上消失。

还好,还好,至从那次过后,吴军就被赶出了她家。她的噩梦才算是结束了。

这世界上最好的消息,怕就是听到吴军过得不好的消息了。

所以对于母亲要去给吴军帮忙的事,她是很不乐意的。

可是无论她怎么劝阻,母亲只是无奈的看着她,叹着气说“可是,他是你二哥啊。妈对他心里有愧。”

母亲始终就是坚持着,每天仍旧往吴军家里去。

刘春玲却不以为意。

有愧?哪里需要对他有愧了?

吴军那种人渣,到哪儿都是讨债鬼的命,谁粘上谁倒霉。

他吴军的日子不论过得怎样糟心,那都是他咎由自取。

她这辈子都不想再和他有任何关系!

刘光大对于自己婆姨去帮吴军的事,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随她去了。

他对吴军的耐心早在那几年就被磨灭完了。

偷jī摸狗,惹是生非,这些事他都能忍。

可是,那一次,他差点就要了女儿的命啊。要不是村里人发现得及时,女儿怕是早就没了。

不论什么时候,只要一想起那天的